充电站产品知识 充电桩资讯 充电桩行业应用 充电桩常见问题解答

推动绿色货运,重卡专用充电桩发力

来源:博广电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发布时间:2025-08-10 11:11:00 | 浏览次数:

推动绿色货运,重卡专用充电桩发力

在 “双碳” 目标的引领下,交通运输行业的绿色转型成为必然趋势,而货运领域作为碳排放的重点领域,其电动化进程更是备受关注。重卡作为货运的主力,耗电量大、续航需求高,普通充电桩难以满足其运营需求,重卡专用充电桩由此成为推动绿色货运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当前,各地正加速布局重卡专用充电桩,通过技术创新、模式探索和政策支持,为电动重卡的规模化应用铺平道路。

绿色货运转型迫在眉睫,重卡电动化成核心路径

货运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动脉,但同时也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 “大户”。数据显示,我国货运车辆的碳排放占交通运输行业总碳排放的比例超过 60%,其中重卡以仅占机动车保有量约 2% 的数量,贡献了近 30% 的交通运输碳排放。在 “双碳” 目标和环境污染治理的双重压力下,推动货运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刻不容缓。


电动重卡凭借零排放、低噪音、运营成本低等优势,成为绿色货运转型的核心选择。与传统燃油重卡相比,电动重卡在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可降低 70% 以上,且电费成本仅为燃油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近年来,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电动重卡的续航里程不断提升,目前主流车型的续航已能满足中短途货运需求,部分车型通过换电或快充技术,也开始涉足长途干线运输。


然而,电动重卡的推广应用离不开充电基础设施的支撑。重卡电池容量通常在 200kWh 以上,部分车型甚至超过 500kWh,普通乘用车充电桩的功率(一般为 60kW-120kW)根本无法满足其快速补能需求。一辆电动重卡若使用普通充电桩,从 0 到满电可能需要 10 小时以上,严重影响货运效率。因此,建设专门针对重卡的高功率、高可靠性充电桩,成为破解电动重卡推广瓶颈的关键。

重卡专用充电桩:技术创新破解补能难题

重卡专用充电桩并非普通充电桩的简单升级,而是结合重卡运营特点进行的系统性技术创新,其核心目标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快速、高效、稳定补能,满足货运场景的高强度运营需求。

高功率快充技术:大幅缩短充电时间

高功率是重卡专用充电桩的核心特征。目前,主流重卡专用充电桩的功率已达到 480kW 以上,部分超充桩功率甚至突破 1000kW。以 1000kW 超充桩为例,可为配备 500kWh 电池的电动重卡充电,从 20% 到 80% 仅需 15-20 分钟,接近燃油重卡的加油时间,有效解决了 “充电慢” 的痛点。


实现高功率快充并非易事,需要充电桩与车辆电池管理系统(BMS)的精准协同。充电桩通过智能算法实时匹配电池状态,动态调整充电电压和电流,避免因过充或电流波动对电池造成损伤。同时,液冷散热技术的应用也为高功率充电提供了保障,通过冷却液快速带走充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充电桩和电池在安全温度范围内运行。

兼容性设计:适配多样化车型需求

重卡车型种类繁多,不同品牌、不同用途的电动重卡电池类型、接口标准可能存在差异。为提高充电桩的通用性,重卡专用充电桩普遍采用模块化设计,支持多种充电接口和通信协议,可适配牵引、自卸、搅拌等各类电动重卡。


此外,部分充电桩还具备 “一车多枪” 或 “多车联充” 功能。“一车多枪” 即通过多把充电枪同时为一辆车充电,进一步提升充电功率;“多车联充” 则可根据车辆数量和电池状态,智能分配功率,多辆重卡在同一时段内高效补能,尤其适合物流园区、港口等车辆集中的场景。

环境适应性:应对复杂运营场景

重卡的运营场景复杂多样,可能在高温、严寒、多雨、多尘的环境中工作,这对充电桩的可靠性提出了要求。重卡专用充电桩通常采用 IP65 及以上防护等级,具备防尘、防水、防腐蚀能力,可在 - 30℃至 55℃的端温度环境下稳定运行。


在一些场景,如矿区、港口,充电桩还需具备抗振动、抗冲击性能,以适应车辆频繁进出和复杂的地面条件。同时,为保障夜间或恶劣天气下的充电安全,充电桩还配备了高清摄像头、红外感应等安防设备,实现远程监控和异常预警。

多方协同发力,加速重卡充电网络布局

重卡专用充电桩的建设和运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资本等多方协同发力,从政策支持、模式创新、标准统一等多个方面推动其发展。

政策引导:明确发展方向与支持措施

国家层面已将重卡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和 “双碳” 行动方案。《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重点推进港口、物流园区、货运枢纽等区域的专用充电设施建设,支持重卡等新能源商用车充电需求。


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配套政策,通过财政补贴、土地保障、简化审批等方式鼓励重卡专用充电桩建设。例如,部分地区对符合条件的重卡充电桩项目给予建设成本 30% 以上的补贴;在物流园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区域划定专门地块用于充电桩建设,简化规划、用地、环评等审批流程;对充电桩用电实行峰谷分时电价,降低运营成本。

模式创新:探索可持续运营路径

重卡专用充电桩投资大、回收周期长,单纯依靠充电服务费难以实现盈利,需要通过模式创新拓展收益来源。目前,行业内探索出多种可持续的运营模式:


标准统一: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标准不统一是制约重卡专用充电桩发展的重要因素,包括充电接口、通信协议、安全标准等。为此,行业协会和企业正在加快推进标准制定工作。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等组织已发布多项重卡充电相关标准,规范了充电桩的电气性能、安全要求、通信接口等内容。


同时,头部企业也在积参与标准的制定,推动我国重卡充电标准与接轨,为电动重卡的出口和海外充电网络建设奠定基础。标准的统一将降低企业的研发和运营成本,提高充电桩的通用性和互操作性,促进市场良性竞争。

未来展望:构建覆盖广泛、智能高效的充电网络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发力,重卡专用充电桩将向更智能、更高效、更绿色的方向发展。未来,依托 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重卡充电网络将实现智能化: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实时监控充电桩和车辆状态,优化充电排队和功率分配;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充电习惯,提前预判需求,合理规划充电桩布局;结合自动驾驶技术,实现电动重卡的自动充电,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


在覆盖范围上,重卡专用充电桩将形成 “点线面” 结合的网络:在物流园区、港口、矿区等 “点” 上,建设高密度的充电站点;在高速公路、国道等 “线” 上,依托服务区建设快充站,满足长途货运需求;在城市周边形成 “面” 状覆盖,服务中短途配送车辆。


重卡专用充电桩的发展不仅将推动绿色货运的转型,还将带动新能源汽车、储能、智能电网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据测算,到 2030 年,我国电动重卡保有量将超过 100 万辆,对应的重卡专用充电桩需求将超过 10 万个,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


推动绿色货运,重卡专用充电桩是重要的支撑点。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随着充电网络的不断完善和技术的持续创新,电动重卡将在货运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为我国实现 “双碳” 目标和交通运输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返回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
Related Products
360-600kW 落地式 单双枪 直流充电桩DC(重卡专用)

360-600kW 落地式 单双枪 直流充电桩DC(重卡专用)